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首页新闻 >正文
首页新闻
《人民检察》全文刊发柴学友会长《法律职业伦理教程》书评

时间:2019-04-08 10:14:00    来源:    作者:     浏览数:


坚守法律信念 恪守职业道德
——评《法律职业伦理教程》

│柴学友*



       2018年10月13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公布了《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点之一就是面向全体法学专业学生开设“法律职业伦理”必修课。正是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被高度重视和亟须改革的大背景下,《法律职业伦理教程》一书走在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内容探索设计的前列,值得称道。


 
《法律职业伦理教程》
郭  哲  |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法律的运作和适用中最重要的是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律职业工作者。法律职业伦理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情与法的抉择、利益冲突的平衡、约束法律技术的滥用等,也正是基于法律职业伦理相较社会中的一般道德伦理或其他职业伦理的要求更高,这些内容不可能从一般的道德规范中习得,因此需要通过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进行系统、完整地学习和掌握。《法律职业伦理教程》便应运而生,并且在内容设计和体系编排上都体现出作者较高的专业水准,是不可多得的法学教科书。概而言之该书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  体系之严谨

       该书体系严谨科学,使读者既可以全面了解法律职业伦理的理论,又能够根据不同主体的法律职业特点针对性地认识其法律职业伦理要求。该书除绪论外,主要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绪论介绍了法律职业伦理的重要性、学科性质、体系和研究方法,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法律职业伦理要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以及怎样研究,更好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总论主要讲述了法律职业伦理的研究范畴、发展历程和基本准则等,同时对当前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探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途径和方法,使读者能够对法律职业伦理基础理论有一初步认识。分论结合法律职业伦理建设的实际,将法律职业伦理主体扩大到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九类人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法律顾问、仲裁员(法律类)及政府部门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人员,对每种法律职业主体的职业伦理概念特征、内容及其实施机制中的培育机制、保障机制和内部惩戒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力求对现行的法律职业伦理进行总体概括和具体描述。该书框架合理,内容、语言考究,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把对法律职业群体的认知沁入读者的心脾。

亮点二  内容之创新
       首先是在总论上的创新。总论中介绍了中国和西方法律职业伦理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法律职业伦理教材中尚属首创,在此之前所出版的相关书籍都未系统介绍这一方面内容。关于中国法律职业伦理的历史发展,书中将它分为两大阶段:有着独特发展历程的古代阶段和有着创新发展的近现代阶段。古代的法律职业伦理发展主要概括为先秦时期奠基、秦汉隋唐时期定型、宋元明清时期趋向成熟。近现代清末法治变革是中国近现代法律制度转型的历史开端,从而开辟了中国法律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推动了中国近代法律职业伦理的新转向。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初步构建出律师职业伦理的基本轮廓。到北洋政府统治下中国近现代法律职业伦理转型的艰难与摇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换,致使法律职业伦理进一步发展和变异,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终确立与不断发展。在西方法律职业伦理发展史上,法律职业伦理在古希腊时期萌芽,古罗马时期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职业伦理;基督教时期,法律职业伦理开始神圣化。到了近现代,成熟的法律职业群体在世界各地出现并蓬勃发展,法律职业的自我意识和道德命题与日俱增,法律职业伦理不断完善。该书怀古溯今,沿着历史的长河一步步探索法律职业伦理的发展。
       其次,分论将法律职业伦理主体扩大到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九类人员,并分别对这九类人员的职业伦理内容及其在具体实践操作中的实施机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此外,该书还增加了一类法律职业伦理的介绍——法学专业教师。这在国内法律职业伦理内容的书籍中属于首次有益尝试,从法律职业者的主体范围角度而言,实则全面详尽。法学专业教师在法律职业群体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当其作为一般教师,应具备教师共同的“德才”要求,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又具有法律职业人员特有的“德才”要求,法学专业教师身份的两重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法律职业伦理特征。法学专业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它享有社会对教师的美誉,同时履行教师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法学专业教师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法学教师之于法律学子,正如水滴之于种子,有了水滴的悉心灌溉,种子才能破土而出,开启属于它的生命。法学专业教师是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和法律伦理的人,担负着培养即将进入社会主义法治岗位的职业人——立法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的任务,而这些职业人员构成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勇敢护法的主要力量。也让法律专业教师激发出更具使命感的教学目标,孜孜不倦地教导出国家未来法律栋梁之才,为法律职业群体增添一股活力清流。
       由此可见,该书不同于其他法律职业伦理书籍,仅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视角局限在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三大职业主体上,而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职业主体,并创新性地增加了法学专业教师的职业伦理的内容,为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和指引,此乃法律职业伦理相关书籍的又一编撰重点和方向,实现了内容上创新和体系上严谨的双重结合。

亮点三  编排之问题导向
       该书将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围绕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符合教学规律。分论每章开始由一个具体实践案例引入,根据案例提出问题,让读者能够带着案例去看每个职业伦理的内容,并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思考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该书在有的理论论述中适当插入案例,在实践基础上对理论知识有了更生动形象且深入浅出地阐述。在每章结尾处根据整章内容列出思考题,进行整章内容的回顾、整合和巩固,帮助读者系统思考,最后通过网络最新方式——二维码扫描的形式可以查阅到关于该章节内容在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及其参考书目。
       从最开始的问题引入到章节内容的理论分析再到最终的实践回归,让读者把理论和实践互汇互通,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并通过二维码扫描学习的方式帮助读者拓展相关文章节的知识。此举不仅符合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更结合现代二维码扫描的便捷方式将课本知识融汇进现实案例,从实质和形式共同贯彻问题导向,把该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落到实处,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使读者能更多更广地找到大量相关素材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此外针对每种具体的职业主体,该书都有从实践层面详细而具体的讲述其职业伦理实施机制,包括职业伦理培育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引领、约束和促进该法律职业主体严格践行职业伦理规范。如书中检察官的职业伦理,前半部分阐述了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概念、内容等理论知识,后半部分则把理论融入实践,详细地提出了一系列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实施机制,保障检察官职业伦理得到遵守和践行的一系列制度体系,指导性强、实用性广、内容全面详尽。全书的编排真正落实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丰富理论,指导性和实用性兼俱,为读者指点迷津达致开卷有益。

[编辑:刘传稿]

*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